扬升科技

许地山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11esengof|
345
许地山(1893~1941),男,现代作家、学者。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现在徐闻县有他的故居。,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遥�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南一个爱

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 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民俗学等。 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后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许地山 - 地山其人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遥�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 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回国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学。1927年起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编委,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1935年因与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不合,去香港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

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后终因劳累过渡而病逝。

许地山于1921年发表**篇小说《命命鸟》,接著又发表了前期代表作小说《缀网劳蛛》和具有朴实淳厚风格的散文名篇《落花生》。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他虽在执著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却又表现出玄想成分和宗教色彩。20年代末以后所写的小说,保持著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春桃》和《铁鱼底鳃》便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作。他的创作并不丰硕,但在文坛上却独树一帜。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放者》、《杂感集》,论著《印度文学》、《道教史》(上),以及《许地山选集》、《许地山文集》等。

许地山是老舍先生“好的朋友”。他们早在到英国之前,就有密切的关系。当时许地山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和青年教员,老舍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他们在一个教会里帮忙做“社会服务”义工而结识,成了非常好的朋友。这主要的原因就是:许地山有学问而没有架子,“他爱说笑话,俗的雅的都有”。这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后回忆的印象。

1924年许地山和老舍都到了英国。许地山到牛津大学神学系学比较宗教学,此外还研究人类学、民俗学、文学、考古学,学过梵文和巴利文。他们在英国的留学生活是清贫的。许地山先写小说,又鼓励老舍写小说,老舍在写作中得到了他的很大鼓励和帮助,在言谈中常常提起。

许地山 - 地山其文?? ?

在五四一代新文学作家中,许地山是一个另类;更极致地说,他不仅在当时是独行者,在这之后很多年,也还是一

个孤单的类型。对于其人其书的评说,现在已有很多,大多从其作品与宗教的关系立论。其实,就思想方面来说,许氏的思想更接近于一种“大杂烩”的形态。在他的信仰中,佛耶道皆有,而以佛教影响为深厚;除此之外,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其中找到五四时盛行的平民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印记。许地山的大多数小说都带有极其浓厚的悲剧色彩。这里面反映了他的苦难情结。这种情结有许氏自己性格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受多种宗教的影响所致;也正是这种情结造就了他的小说的某些独特的特征。

读他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他为人物安排的结局通常是悲惨的,至少也是不圆满的。即使是一些通过精神修养达到类似“圣徒”境界的理想人物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惜官终于找不到她已经原谅的丈夫,变成了“印度人”,再也无法回到她的故乡了(《商人妇》);尚洁虽然等到了丈夫的忏悔,而丈夫却又因惭愧而出走了(《缀网劳蛛》);而云姑在异地重逢旧日情郎(《枯杨生花》),虽然被某些评论家认为是“基本上是不健康的浪漫主义”,是一个强加上去的光明尾巴,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此时的云姑是饱尝着无子之痛,她虽“生花”,到底还是“枯杨”。就算是在到达了人生事业的顶峰,接近“圣徒”的玉官,结末还是免不了自己内心的折磨(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杏官),要历经艰苦漂泊重洋却寻找陈廉――那个她曾经为之动情的男子。

有些论者认为许地山有一种“对于离奇情节的偏嗜”,这似乎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事实。但是问题不是这么简单。许氏之所以会如此热衷于编撰曲折而包含苦难的故事情节,正是为了达到以“曲折”来“动人”的目的。他要仔细地描绘无尽的苦难来感动读者,也宣泄自己。但是读者如果只读故事情节以求猎奇,而不深求作者之思想情感,那么许氏的创作功夫便是白费了。进一步来说,这种现象里面其实还有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的因素。这一点倒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有论者认为许地山和沈从文一样,是五四以来令人着迷的‘说故事者’(story-teller)。这里把许地山与沈从文并举,大约就是认为许地山的小说有“传奇”色彩,类似于沈从文的湘西传奇类小说。但是,两人的情况并不相同。沈从文的小说有着一种清新刚健、奇谲流动的民间色彩,他的小说素材很大程度上接近原生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许氏的小说很多出于作者自己的精心结构,而在这个结构的过程中,他吸取了民间文学的营养。许地山曾经翻译《孟加拉民间故事》,对于南方的民间文学样式如“粤讴”等又深有体味,这是毫不为奇的。比较明显的例证就是在许氏前后期小说都反复出现的“故人异时异地重逢”的情节。在我们此文所论及的21篇小说中,《枯杨生花》、

《法眼》、《归途》、《解放者》、《东野先生》、《春桃》、《玉官》、《女儿心》等8篇具有这类情节。这种情节历来为很多小说戏曲所沿用(如京剧《锁麟囊》)。它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时空容量大,易于展现曲折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通过今昔对比,便于抒发人世沧桑之类感喟。另外,这种结构也富于歧义性,容易挖掘出报德报冤、人生无常之类的文化内涵。但是许氏在运用这种情节模式时,却是把“重逢”当作一个体认以前的苦难、面对当前以后的苦难的契机,因此“重逢”在很多情况下是小说人物命运的转折之处,也是人物性格的展现之处。同时,很明显,由于过度使用,许氏笔下的某些故事就未免有雷同之处。比如,《法眼》和《归途》两篇的情节就极为相似。

进入30年代之后,许地山的小说发生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改变。以前的论者以为这是社会写实风格的加强,认为作者“开始注意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把针砭的锋芒直接指向统治阶级上层极其把持的****”。但是我们认为远不是这么回事。在后期小说中,混*时代的背景确实比前期更为明显,但这些只不过是背景而已,并非许氏着力描写和批判的地方――他所着力的仍然是人物的苦难。倒是,此时许氏小说中人物的苦难的具体内容的变化值得注意。小说人物的苦难从前期的主要是婚恋悲剧转为了更为广阔、普遍和深沉的生命、事业遭际悲剧。

要描写这样一种悲剧,许氏的笔端自然要更为深刻和广泛。所以,作者在文本中涉及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比较明显的表达了他对时局的看法。这正是了解他此时思想的绝好证据。许地山的笔下涉及了这种社会背景,但是他并没有过多批判。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思想中,有一个极大的困惑。他对弱者固然充满同情,但是他并没有对造成这种苦难的社会原因有深刻而周密的思考结果。他的一些作品只注重描绘人物苦难,过于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对社会背景原因挖掘的不够(或忽略了挖掘),这些故事会使人产生“苦难乃宿命所造成”的错觉。所以就有论者认为《归途》“是没有打击对象的呼号,成为盲目的不知如何是好的愤怒。”同样的,《法眼》、《解放者》也是如此。

出于人道主义的思想背景,许地山在这些小说中只管发表他对弱者苦难遭际的同情。这样,他对一切的战争和革命就抱有抵触(至少也是不欢迎)的态度。许地山对革命不满,而更倾向于改良主义的态度(以上文提及的东野先生的代言为明显),细细看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从人道主义立场和悲悯情怀出发,他所看重的是人们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变革当中所受到的苦难,而相对忽视了争斗双方的谁是谁非(也就是**上的道义优势在哪一方)。因此,在《法眼》的开头,他便借着两位囚犯(同时也是知识分子)谈论“***军和正革命军开仗”的一段话说明了以下的观点:

两军的旗号是一样的,实力是一样的,宗旨是一样的,甚至党纲也是一样的。不过,为什么打起来?双方都说是为国,为民,为人道,为正义,为和平……为种种说不出来的美善理想,所以打仗的目的也一样!依据什么思想家的考察,说是“红马”和“白狗”在里头作怪。……白狗和红马打起来,可苦了城里头的“灰猫”!“灰猫”者谁?不在前线的谁都不是!……所以,用小说里面的话来说,许地山是不主张那种“毁家灭宅的民死主义”的。换言之,就是不欢迎任何*力革命。基于这种观点,他甚至在《解放者》中认为,“现在世间的领袖”要么像“狼的领袖是带着群狼去抢掠”,要么就是像“羊的领袖是领着群羊去送死”。而这两种领袖,都是戕害无辜生灵,为深怀人道主义悲悯的许氏所不欢迎的。这种把“**派”与革命者“各打五十大板”的愤激言辞,显然将人道主义加诸一切**道义之上。这种议论使得许氏在后来的评论家那里颇受诟病。

除却人道主义的立场,我们还认为许地山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见闻是极重要的一个因素。那时,他可能还没有受到西方**教的博爱和人道主义的影响,但出自佛教熏陶的怜悯之心使得他不忍正视革命中人的种种苦难和罪孽。这些**在他的脑海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辛亥革命的“换汤不换*”、煮成一锅“夹生饭”的结局也使得他对革命产生了极重的怀疑心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一贯温和的许地山在《换巢鸾凤》、《解放者》、《东野先生》、《女儿心》诸篇中写及辛亥革命时,也总是没有赞扬,甚至隐含着批评。这也使得他对后来的一切革命都作如是观。出于对人的悲悯和对革命的泥沙俱下的不满,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解放者》、《女儿心》中一再描写辛亥革命对满族官僚的残*不仁。在这里,许氏只注意把以前的满族官僚当作一个“人”来看,他并不关心其他。

许地山 - 名人爱情

许地山早年曾结过一次婚,夫人林月森是台中人,两人生有一女,1920年林月森赴京途中病逝上海,许地山有多篇文章怀念她。

周俟松**次见到许地山是在“五四”的**队伍中,当时她还是个中学生。第二次见到许地山是在接待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欢迎会上,也只是远远地观望这位活跃的助教,两人真正认识是后来在熊佛西家。熊周两家不远,同在石驸马大街,其时周俟松已考入北师大数学系就读。许地山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就很出名,这不仅因为他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还因他一年四季爱穿黄对襟棉大衫,留长发蓄山羊胡,精于钟鼎文梵文。这个“三怪”才子,给周家的女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俟松说:“多见了几次,感到他学识渊博,感情丰富,逐渐互相爱慕。”婚后许地山谈到两人的缘分曾说:“幸而你没有进燕大,我是不会和学生谈恋爱的。”由此一斑也可见许地山的恋爱婚姻观。

1923年后许地山曾赴美英留学,1927年学成归来,先后执教于燕大、北大、清华和北师大等京城学府。婚姻之事虽因周家一度反对,终也水到渠成了。

许地山和周俟松的婚礼,是在北京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举行的。文学馆还收藏着几页周俟松保存下来的当年的日记,在192951日那一栏中,写着“风和日朗我们于九时行婚礼”。下面另一行字是周俟松19776月补注的:“日记之一页上为许地山注字。”

两人的婚礼选在“来今雨轩”举行,是周俟松的建议。因当年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曾在此召开;再说多年来“来今雨轩”一直是各路文人到京的必访之处。

那天参加婚礼的来宾除亲戚外,还有蔡孑民、陈援庵、熊佛西、朱君允、田汉、周作人等。他们的新房在周俟松家二进院,从洞房的后窗可以看到后花园的八角木屋和带有野趣的丁香树、枣树。以后每年五一结婚纪念日,许地山一家都要照一张全家合影。

?许地山和周俟松的感情是令人羡慕的。周俟松爱看故事,许地山就专门为妻子翻译了《孟加拉和印度民间故事》。许地山写作时很喜欢和妻子讨论,若写到深夜时分,便有种“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境界。许地山曾对周俟松说:“泰戈尔是我的知音长者,你是我知音的妻子,我是很幸福的,得一知音可以无恨矣。”两人的共同生活虽然只有12年,却胜似百年。

许地山194184日病逝于香港罗便臣道寓所,只活了49岁。周俟松一直活到90多岁。丈夫身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她始终在默默地做着丈夫未竟的事业,为丈夫编书写文章,倘若许地山九泉有知,该何等地感激、幸福啊。

????

许地山 - 翻译**

许地山对于印度的"诗圣"泰戈尔是十分崇敬。 他喜欢泰戈尔的作品,因此曾翻译过《吉檀迎利》(文言文,未发表)、《在加尔各答途中》(载《小说月报》12卷4号)、《主人,把我的琵琶拿去吧》(载《小说月报》22卷1号)等泰戈尔的诗歌、小说、散文。由于喜爱泰戈尔,又引起他对印度文学的浓厚兴趣。1928年他翻译了《孟加拉民间故事》, 1930年,出版了专著《印度文学》,1934年,又译出印度故事《太阳底下降》、《二十夜问》等等,从而成为一位著名的印度文学专家。经过数年的刻苦努力,许地山为中印文化的交流所做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据统计,许地山从英国留学归来后的几年间(自1927年起,至1935年离开燕京大学止),写有学术论文8篇,学术论著5部。其中1930年出版的《印度文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部印度文学史专著。这本著作与他深厚的文学、翻译功底是分不开的。

30年代初,北平中华乐社柯政和主编过《世界名歌一百曲集》,共分十册,每册十曲(由北平中华乐社于1932年

10月出版),其中**册的十曲歌词都是许地山翻译的,书前有许地山写的《前言》和柯政和的《序》,书后有许地山写的歌词解释。许地山在他的《前言》中写到的他演奏、研习、教授音乐和谱曲的事都鲜为人知。他在广州文庙当佾生之前就开始研究音乐。他擅长琵琶,能谱曲编词(虽然他所从事的工作似乎与音乐不搭界,但他非常看重音乐和音乐教育),同时许地山精通音律,熟捻西洋乐曲和西洋民歌,对英、德、法、俄罗斯、苏格兰、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音乐倾注的热情尤其多,他译的这十曲名歌就是一个佐证。这十曲名歌,除《小船像摇篮般底摆》之外,都是情歌。有写热恋时真挚而灼热的情感:"炙热的手互相执持。嘴唇颤动不息。微音优美直像歌乐,从我这里发出,世界一切你都不要,惟有我是你的所要。"(《再一次罢!》);有写恋人别后的相思:"野鸟在清唱,野花正在开放,日光所照底水平静如睡,虽然想见底欢乐可以消灭愁苦。但失意的心情不望春归"(《罗鲁孟》);有写生活中的恋旧情结:"你能忘记旧时的朋友,不放在心里么?你能忘记旧时的朋友,和旧的时日么? 旧的时日,我爱,旧的时日,我们要为它喝一杯。"(《你能忘记旧时朋友么?》)。从他译的这十曲歌词和《前言》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挚爱和他那份特有的人间情怀。如果没有对艺术的虔诚,没有丰富人生经历作基础,是很难想象他能译出如此雅致多情的世界名歌。对许地山而言,翻译也就是艺术的创作。所以许地山与他所敬佩的音乐家柯政和相会面后,谈起音乐教育,有着相同的见解,柯政和约他翻译西洋乐曲,他便一口答应了。他在《世界名歌一百曲集》**册的《前言》中说:"民国十五年,我从欧洲回国,过摈榔屿,到华侨办底学校去找几位旧同事,我们已经别离十几年了。可是那学校所授底唱歌不但与十几年前一样,并且和我在小学时代所学底不差只字,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教新的,他们反都问我那里来底新的。这个越使我觉得非赶办音乐学校不可。可是我底 音乐兴趣虽然有,我底音乐底知识却够不上提倡,这事非专门家去做不可。" 这里,我们不难体会到许地山对普及音乐教育的用心良苦,我们看到许地山确实用他的笔为我们翻译,介绍了好的西洋音乐作品。

许地山 - 翻译风格

谈及此,我想引许地山《孟加拉民间故事》译叙中的一段话加以探讨:"这译本是依1912年麦美伦公司底本子译底。我并没有逐字逐句直译,只把各故事底意思率直地写出来。至于原文底辞句,在译文中时有增减,因为编译民间故事只求其内容明了就可以,不必如其余文章要逐字斟酌。我译述这22段故事底动机,一来是因为我对"民俗学" ( Folk-Lore)底研究很有兴趣,每觉得中国有许多民间故事是从印度辗转入底,多译些印度底故事。对于研究中国民俗学必定很有帮助,二来是因为今年春间芝子问我要小说看,我自己许久没有动笔了,一时也写不了许多,不如就用两三个月底工夫译述一二十段故事来给她看,更能使她满足。"

看了这段文字我们不难体会许地山翻译的风格--朴素而真实,正如他的人一样。当然,翻译的风格是与翻译文本的文体息息相关,许地山对此是驾轻就熟的,《孟加拉民间故事》一书的翻译便是朴实的。这里另附一首许地山译的德国民歌,以此我们可领略他熟捻的翻译技巧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

夜曲 夏夜底月初升,在沉寂的山顶;远处颤音低微,是夜莺底幽鸣。唱罢,快乐的夜莺!在银光里唱罢,这如梦的夏夜,我们不能听见别的声。西天一片云影,黑暗像要下临。停住罢!别走近来遮片刻底爱光阴,停住罢!

夏夜底月初升,在沉寂的山顶;远处颤音低微,是夜莺底幽呜,是夜莺底幽呜,唱罢,快乐的夜莺!在银光里唱罢,这如梦的夏夜,我们不能听见别的声。快乐的鸟,唱给我们听!快乐的鸟,唱给我们听!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许地山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介绍、传播异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其译作《孟加拉民间故事》和《二十夜问》对于研究中国民俗学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西洋名歌的翻译也对中国普及音乐教育起了一定的作用。

落华生一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毕生从教,诲人不倦。他的早逝,确是文学界、学术界一个无可弥补的损失。他所热情倡导的"落花生精神"是难能可贵、深入人心的。他的译著也将永远烙渭生辉。

许地山 - 译作年表

1. 在加尔各苔途中 (泰戈尔著) 1921年4月 《小说月报》12卷4号

2. 可交的蝙蝠和伶俐的金丝鸟 1924年6月 《小说月报》15卷6号

3. 月歌 1925年6月《小说月报》16卷5号

4. 欧美名人底恋爱生活 1928年11月《小说月报》19卷11号12号

5. 孟加拉民间故事 [据戴伯诃利编译的《孟ari Day)1929年11月第1版,1956年8月第6版,商务印书馆

6. 主人,把我的琵琶拿去吧(泰戈尔著)1931年1月《小说月报》22卷1号

7. 乐圣裴德芬的恋爱故事 同上

8. 文明底将来 1931年《北京晨报》

9. 二十夜问 [据贝恩编译的《印度故事集》("The Stories of India" F.W. Bain)第1卷译] 1955年1月第1版,作家出版社

10. 太阳底下降[据同上书第8卷译] 1956年5月第1版,作家出版社 ?

许地山 - 主要作品

许地山的作品还是很多的,其中出名的是目前收入小学课本的《落花生》一文,正是此文使我们记得他。这里仅仅列出其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

《春桃》、《再会》、《商人妇》、《别话》、《无忧花》、《归途》、《人非人》、《女儿心》、《东野先生》、《萤灯》、《玉官》、《道教史》、《补破衣服的老妇人》、《三博士》、《爱流汐涨》、《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许地山 - 相关条目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燕京大学 ?牛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老舍 ?泰戈尔

许地山 - 参考资料

1、lbx777/ztxl/dssj/mjjs/mjjs40.htm

2、www.bookfree/xiandai/xds-wj/000.htm

3、www.chinesetalentbank/Celebrity/Cinfo_3443.html

4、www.fjsen/misc/2007-12/30/content_378344.htm

5、www.guoxue/www/xsxx/txt.asp?id=1725

6、wwwlu/disp.asp?id=41496

7、www.1-123/0wenxue/xudishan.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