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升科技

张荣发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11esengof|
148
张荣发,1927年10月6日出生,台湾基隆人,现任长荣集团总裁。不管是在美国的旧金山、还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或是南非的开普敦,甚至是中国的上海,都可见到漆有 “Evergreen”(长荣海运)的绿色集装箱车在街上飞驰。经过多年的努力,长荣海运已拥有世界**大集装箱船队,更成为台湾业绩卓著的跨国企业,集团创始人张荣发在世界上更是享有“船王”的美誉。,

张荣发 - 人物介绍

张荣发属于台湾老一辈企业家。虽然他仅有职校夜间部学历,没有显赫的家世,就像游戏“大航海时代”中的主人公一样,事业从一艘船龄20年仅四五百吨的老货船起家,经过40年的耕耘,现已拥有近150艘集装箱货轮的庞大船队。 目前,长荣集团已发展成集海运、空运、内陆运输、货柜、酒店、制造等业务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除了旗舰长荣海运外,另有十家关系企业,分别是长荣运输、长荣重工、立荣海运、长荣国际、长荣货柜、立荣航空、长荣航空、长鸿营造、荣刚重工、长荣空厨等公司。据保守估计张荣发自有资产近20亿美元,在1999年福布斯富翁排行榜中曾排名241位。

张荣发 - 成长经过

带着“Evergreen”跑遍全世界,张荣发曾形容自己是“海洋之子”。的确生于台湾港口城市基隆的张荣发从小在海边长大,天生就注定要“靠海吃饭”。张荣发的父亲是船上的木工,在他18岁时就死于海难,7个子女全赖寡母抚养。然而,张荣发并不屈服于困顿的环境。他自小就显露出绝不就此低头的骨气,逆境反而锻造了他创造新天地的气概。从台北商业职业学校毕业后,张荣发就跑到海运公司打工。少年气盛的张荣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从早当事务员,一步步升为事务长、理货员、二副、大副,后升级考到航长执照。这些坎坷的经历,对张荣发日后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年轻时张荣发的大愿望就是能拥有一条自己的船,把自己对海运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施展发挥。60年代初,张荣发抓住台湾经济起飞的机会,创办了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当时张荣发惟一的旧船,一开始就跑其他人不敢跑的中东线。当时中东航线并不热门,有人好意劝他,不要开这个航线,因为远东运费同盟的船舶公司已准备联合对付新加入的公司。“岂有此理,为何叫我不要开?我一定要开,”张荣发气呼呼地说。结果,长荣**次出航中东,就只能从日本装些笨重的铁条,虽起步艰辛,但长荣海运却始终提供完善的运输服务品质,渐渐获得货主的肯定与支持。创业时的种种挫折,反而激发出张荣发更大的战斗意志。

70年代末是世界航运的黄金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建造快速、经济、安全的集装箱轮船。为赶上世界潮流,张荣发决定发展集装箱。1975年,长荣海运公司的**艘集装箱船下水,首次远航台湾至美国东海岸的定期航线。1984年7月,长荣海运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环球东、西双向全货柜定期航线,奠定长荣在全球货柜船业务的领先地位,长荣船队的规模,自此一直居于全球货柜船队之首,张荣发也被称为世界“超级航运帝国皇帝”。张荣发曾再三表示海运是他的爱,“我始终如一的信念,便是一定要咬紧牙关渡过难关的考验,以期在海运的领域里,开拓出一片天地。”行了一辈子船,如今虽已近耄耋之年,但张荣发的大休闲仍在海洋。功成名就后,他曾以新台币20亿元订做了一艘豪华游艇“长荣号”。用世界游艇专业机构的说法,“这是一艘六星级的海上旅馆”。反正张荣发是一辈子离不开海洋了。

张荣发 - 创业经过

大海、天空,这是行船人在海上永恒的两样东西,而海洋也许给了张荣发不安分的性格。1988年9月藉由海运事业在世界所奠定的根基,张荣发一手创立台湾**家民营的国际航空公司――长荣航空(EVA)。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长荣航空已与华航并列为台湾两大航空公司。如今长荣航空从首航时仅拥有两架飞机,发展到如今拥有近40架客货机的规模,航点遍及欧、美、亚、澳4大洲30余个城市,其成长速度已创下世界民航史上前所未有的记录。而今年春节包机直航,6家航空公司中就有长荣航空,其竞争力在台湾谁敢小觑。

同经营海运业一样,过去只要是订造新船,张荣发均亲自参与船舶的设计。秉持着这种认真踏实、努力学习的精神,虽贵为全球大轮船公司老板,但在为购机计划前往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参观时,张荣发也是换上安全帽和工作服,仔细聆听波音公司的工程师解说各项飞机引擎构造及功用。张荣发的关注投入,令美国人佩服,他们还笑着问他:“总裁是否有意开飞机制造公司了?”张荣发则表示:“其实飞机的引擎和轮船类似,但飞机的轮轴接合紧密,却比轮船还要精密。”张荣发认真研究的精神可见一斑。

张荣发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张荣发不安分的性格,使他不断地寻找新的挑战。在海运起家后,80年代的长荣便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向航空、旅馆、房地产、钢铁等领域发展。而据长荣集团副总经理、驻北京总代表周宝裕透露,长荣对航运业的经营已形成“一条龙”网络,涵盖了上、中、下各个层次,除客、货运输外,集团还设有航天科技、重工、造船、集装箱、码头服务、航空地勤、航空餐饮服务及酒店业等实体。

张荣发 - 经营理念

避免人情关系

以前公司刚成立时,每逢过年过节,有些员工就会带着太太到我家来拜年、送礼,后来我明令严禁这种情形。因为这样会有人情压力,也宣让员工以为只要带太太到董事长家拍马屁,就万事 OK,大家有样学样,靠送礼、走后门来争取升迁,这种错误的心态,我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这样行得通,我如何对那些辛勤努力工作的同仁交代呢?我自己以身作则,公司的主管自然也对部属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提拔真正优秀的人才为公司效力……

严格禁止员工来拜年、拍马屁,违反者会被革职的;存着侥幸心态向上司巴结的行为,对我来说是绝对行不通的。

亲自参予

同经营海运业一样,过去只要是订造新船,张荣发均亲自参与船舶的设计。秉持着这种认真踏实、努力学习的精神,虽贵为全球大轮船公司老板,但在为购机计划前往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参观时,张荣发也是换上安全帽和工作服,仔细聆听波音公司的工程师解说各项飞机引擎构造及功用。张荣发的关注投入,令美国人佩服,他们还笑着问他:“总裁是否有意开飞机制造公司了?”张荣发则表示:“其实飞机的引擎和轮船类似,但飞机的轮轴接合紧密,却比轮船还要精密。”张荣发认真研究的精神可见一斑。

张荣发 - 看好三通改掉船籍

长荣是进大陆较早的台湾大型集团,1994年,在台湾当局允许航运业赴大陆投资及经营码头业务后,长荣旗下的长荣、立荣两家海运公司闻风而动,分别以5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在上海、青岛、广州等地投资经营货柜集散场及码头业务。虽然这8000万美元投资对张荣发而言仅是探路,但这在当时却是台湾服务业中对大陆投资规模大的一笔。

尽管由于台湾政策的限制,长荣集团进入大陆并不顺畅,但长荣近几年的准备动作十分积极。除了目前在北京已有长荣航空办公室,在寻求与大陆航空业者的合作外;长荣海运在大陆也已成立上海长荣集装货运公司(出资600万美元,持股60%)、上海宝荣国际集装公司(出资800万美元,持股65%)、宁波长胜货柜公司(出资1241万美元,持股40%)、青岛长荣集装箱储运公司(出资700万美元,持股40%)、深圳运荣运输公司(出资175万美元,持股55%)和深圳和记内陆集装箱仓储公司(出资550万美元)。另外,集团也通过长荣和立荣,积极在大陆成立营运据点,目前在上海、深圳、天津、北京等约20个城市,均已设有营业据点。长荣可望成为未来两岸三通后,能快切入大陆市场的运输集团。

张荣发在台湾素有“红顶商人”的名头,但为了和大陆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张荣发已于去年辞去“台湾总统府资政”的职位,长荣海运还决定将船队三分之二的货轮国籍,由巴拿马以及台湾地区移往英国和意大利,以布局欧盟和大陆市场。

业界分析,张荣发此举,除了基于税赋和战争风险的考虑外,着眼的正是大陆商机。因为如将船只改在于英国和意大利设置或购买的公司名下,以百分之百外资的方式到大陆设立分公司,就可以降低营运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据说长荣海运的目标是争取占有大陆海运市场10%的占有率,陆运目标是在台商主要投资点筹建集装箱运输公司;空运目标是除了目前在北京设办事处外,争取能投资沿海机场的地勤、货运站等项目,以期在两岸三通全面开放后获得大商机。

张荣发深知大陆市场对长荣集团的重要性,故一再向媒体表示“两岸人民都是中国人”,希望台当局加紧展开两岸复谈事宜,尽早全面开放“三通”。长荣集团副总经理、驻北京总代表周宝裕也表示,长荣之所以呼吁尽快“三通”,就是因为看到不“三通”会延缓两岸企业素质的提升,使两岸互蒙其害。周宝裕更表示,对于直航,长荣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张荣发 - 买中国*****党部大楼

2006年3月,财团法人张荣发基金会以23亿元购买市价40亿的中国*****党部大楼。张荣发表示,于该大楼规划设置海事博物馆、音乐表演厅等公益会场,同时要对国内外人士就文化艺术、急难救助、社会公益等领域,有卓越贡献者予以表扬,以带动国际间行善助人的风气。部分民众与***立委指责此举形同协助中国***出*“不当党产”,张荣发认为“我买厝,是为了公益,不是为赚钱”。

张荣发 - 重粒子线医疗研究院始末

2007年,宣示将投资新台币六十到一百亿元,引进日本“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的重粒子线医疗技术。

2008年7月,长荣集团预计将在台北县汐止镇,成立“重粒子线医疗研究院”,预计3年内建造完成,快于2011年开院100个病床治疗癌症病患。

2008年10月,不愿与台湾现有的教学医院合作,坚持以“基金会”名义筹设,未设医院,却欲引进高辐射的重粒子线相关设备,被台湾的卫生署告知资格不符,且未提出正式申请。张荣发怒骂:“谁会得癌症不知道,但阻挡重粒子线的**,上帝会惩罚他,这些人都会得癌症。”宣告“不玩了”,筹备中的“重粒子线医疗研究院”裁撤,已经投入的筹备费用认赔,相关人员解散。